返回

寒门祸害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418章 受天世运之倒行逆施(第1/1页)

首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目录


搜索,用户注册与阅读记录,书架等功能重新开放

百度搜索新暖才文学网,即可找到我们,网址为拼音缩写https://www.xncwxw3.com
(前面加https,http可能无法访问),
即将改版,更多精彩小说请点击"首页-分类-其他小说"

新暖才文学网网址找回安卓APP,防止网址丢失!

    皇宫高耸的红色高墙宛如将京城分成两个世界:一个是关于国家走向的讨论,另一个亦是关于国家走向的讨论。

    只是这个国家真正拥有决策权的人从来并不是京城那些口若悬河的读书人或好事者,而是执掌这个王朝十几年的首辅林晧然,还有拥有无上地位的百历皇帝朱翊钧。

    不管京城的舆论风向如何,在他们纷纷各抒己见的时候,林晧然和百历已经达成了一個共识, 正在规划着华夏的最终走向。

    树欲静,风不止。

    深秋的京透着一股凉意,枯黄的叶子纷纷飘满在青砖街道上,一些人家传出透着忧愁和孤独的琴声。

    正当京城的百姓还在等待着朝廷的举措之时,结果一个快骑从西边撞进京城,带来了一则震惊朝野的军情。

    “什么?顺王造反了?”

    “不是造反,顺王是打着靖难的名义起兵!”

    “呵呵……这不就是抄袭成祖当年的做法吗?跟造反有什么两样?”

    ……

    在得知顺王朱翊钧造反的消息后,整个京城当即变得人心惶惶,亦是十分清楚顺王朱翊钧的真实意图。

    当年成祖朱棣从北平杀到南京, 虽然同样打着靖难的名义,但到了南京城却是从自己侄子手里夺了皇位。

    而今顺王朱翊钧打着靖难的名义从山西要杀过来,自然不可能真的是为了所谓的救驾,而是效仿成祖夺取天下。

    正是如此,不管顺王打着什么样的口号,实则都是为着夺取天下而来,是要打破现在的国泰民安。

    “顺王为一己私念,竟要兴兵事,当真可恶!”

    “从古至今皆是如此,徐学士言帝王皆赋非虚也!”

    “顺王乃华夏之罪人,纵是我李某人身死,亦不会让此等恶贼得逞!”

    ……

    现在的民众有着强烈的民族意识, 故而十分痛恨顺王朱翊钧的兴兵之举, 很多人更是表现出一副为民族大义而献躯的决心。

    不管是普通的百姓, 还是有着更先进观念的读书人, 他们都越来越向往着“万世共宰”的理想社会。

    正是如此,在顺王朱翊钧造反的消息传来后, 他们都是纷纷坚定地谴责着顺王的兴兵之举, 希望朝廷尽快平叛。

    至于拥护顺王朱翊钧,这个念头压根不存在!

    当然,虽然主流声音强烈谴责顺王朱翊钧的兴兵之举,但免不得有人想要效仿在朱棣靖难时期进行政治投机的前辈。

    尽管有方孝孺这种宁死不屈的忠臣,但亦不乏主动抱朱棣大腿的官员,最为传奇的则是四朝首辅杨荣。

    杨荣原本是建文二年的进士,时任翰林院小小的正七品编修。在南京城被曹国公李景隆等人打开后,他则是主动拦住想要进城的燕王朱棣,对着朱棣进行提醒道:“殿下先谒陵乎,先即位乎?”

    正是这个提醒,让朱棣能够继续扛着清君侧的大旗,进而在建文帝下落不明的情况下,便顺着名分坐上皇位。

    成祖时期靖难的另一位赢家则是定国公徐增寿。他先是替燕王朱棣的谋反打掩护,接着屡次向朱棣密告南京城中部署,最终得到了世袭罔替的定国公爵位。

    从成祖的靖难中可知:现在顺王效仿成祖靖难,一旦他们现在给顺王提供帮助,那么将来的回报不可估量。

    有鉴于此,京城的官场显得暗流涌动, 一些官员准备将宝押到顺王朱翊钧的身上,从而换得超额回报。

    在向顺王投诚的人员中, 让人万万想不到的是,作为林党重要成员的礼部右侍郎何国亮竟然给顺王送去了投名状。

    除此之外,最为活跃的群体当属勋贵集团。

    自林晧然当政以来,虽然没有明令废除勋贵的世袭权,但剥夺了勋贵集团的特权,更是让他们在军队中逐渐边缘化。

    以前的勋贵集团不仅继承爵位,而且在军中还能担任要职,像建文时期的曹国公李景隆被任命大军主帅便可见一斑。

    只是现在的勋贵想要在军中担任要职,那么就要跟其他平民出身的将领竞争,一切职务都以个人的军事才能为衡量标准。

    让从小便养尊处优的他们跟平民中的佼佼者争取军职,这简直就是自讨苦吃,却是让他们屡屡败北。

    正是如此,他们都很希望推翻林晧然的“暴政”,故而通过不同的渠道向顺王朱翊钧表忠心,甚至答应若他们守城门必定为朱翊钧打开城门。

    深处中的京城,呈现着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景象。

    百历十二年十月初八,大吉之日。

    普通人家连动土都要查看黄历,而今关系到夺取帝王的大事,顺王的属官自然是不敢半点马虎,故而特意挑选了一个好日子。

    这确实是一个好日子,当天上午终于没有太阳,但亦是晴空万里,呈现着一种秋高气爽的好天气。

    呜……

    一个长长的号角响起,驻扎在这一带的军队纷纷聚集到过来,而后在空地中组建标准的左军、右军和中军的军阵。

    王谦身穿着一副崭新的锁子甲,骑着一匹枣红的高头大马,跟其他两位顺王府的统领分率三军,在顺王城的城门前等待着检阅。

    为了这一日,他们亦是准备了很久。

    他们亦是想要效仿北京城的勋贵集团那般,借着这一战替子孙谋得世袭罔替的爵位,从而成为世代凌驾于百姓之上的勋贵之家,过着纸醉金迷的好生活。

    三万名士兵组成整齐的三大方阵,他们的眼睛中绽放着对未来的憧憬,同样幻想着借着此战发迹。

    没过多久,顺王城的城头有了动静。

    身穿王袍的顺王朱翊钧出现,由于多年的养尊处优,尽管仅仅二十出头的年纪,但身体异常的肥胖。

    朱翊钧刚刚走上城头,此刻亦是气喘吁吁的模样,但看着城前的三大方阵,脸上却是抑制不住笑容。

    他早年跟太子之位仅仅一步之遥,虽然这么多年过去了,但对皇位始终有着一种难以割舍的执念。

    现如今,自己的皇帝弟弟朱翊鉮已死,只需要粉碎掉林晧然“伪造皇子”的阴谋,那么自己便理所当然成为大明的新皇帝,从而掌控这个国家亿万百姓的生杀大权。

    “顺王千岁千岁千千岁!”

    王谦等人看到身材肥胖的顺王朱翊钧出现在城头,当即便是齐刷刷地跪下,而后显得喊声冲天地道。

    朱翊钧何时见过这一幕,看到城下三万将士的军阵,听着城下三万将士的喊声,当即有一种如坠梦中的感觉。

    此时此刻,他似乎已经不仅仅是大明的藩王,更是一位已经是君临天下的帝王。

    张四维已经被口头委任为左宰相,先是对着喜难自抑的朱翊钧请示,而后对着军队宣读檄文道:“明君决断于事发之前,良臣谋划于千里之外。是以有非常之人,然后有非常之事;有非常之事,然后建非常之功也。逆臣戴刀,昏庸而无德,鲜耻而寡情,欺世盗名,肆志横行……吾等以平天怒息人怨,欲布恩泽于天下,兴正义之师,伐叛逆之徒。奉天地之灵威,行雷霆之虎步,逆岂有不破之理。然吾有忠义之仕,逆有奸慝之佐;吾有虎狼之师,逆有暴戾之徒。此恰忠臣报国之秋;烈士建功之时也。”

    自古华夏行军打仗都追求“师出有名”,而今他们虽然明明是要争夺皇位,但亦是给自己找到了合适的出兵借口。

    “兴正义之师,伐叛逆之徒!”

    王谦带领着三万将士,显得十分配合地大声响应道。

    一时间,这个声音直冲云霄,彰显着他们高昂的战意,矛头直指奸相林晧然。

    朱翊钧的身体过于肥胖,加上从来都没有领兵的经验,甚至对兵法一窍不通,故而在这支军队中其实充当的是吉祥物。

    誓师大会后,顺王朱翊钧并不打算随大军出征,而是让王谦充当大帅、侯加康担任军师,率先攻下平阳城。

    待到大军攻下平阳城,他再乘坐王驾前往平阳城,直至大军为他扫平一切障碍,从而顺利乘坐王驾进入紫禁城。

    三万大军恭送顺王回府,便是准备开拔。

    虽然对外宣称十万大军,但人数仅仅有三万。除了一大帮不守军纪的山贼外,还有一大部分是没有经历过战事的农民,仅有一小部分是出身九边的将士。

    当然,这支军队的最大资本并不是军队战力,而是顺王朱翊钧拥有最纯正的皇家血统,亦是当下大明第一顺位继承人的身份。

    在朱翊钧的构想中,哪怕林晧然的军队再如何强大,但这天下本属于他们朱家,各地的军队必定会纷纷前来投效。

    “三军听令,出发!”

    王谦作为王崇古的长子,对自己的军事才能有着一种迷之自信,当即指挥着军队朝着平阳城进军。

    山西,平阳城。

    随着顺王朱翊钧兴兵的消息传来,城内当即变得人心惶惶,甚至有不少富户正在携家带口逃离平阳城。

    却不知是城中的将领早已经叛变,还是压根无惧顺王的十万大军,此时仅有一个城门关闭,对顺王兴兵而来的消息简直是充耳不闻。

    平阳府衙内,此时府衙的官员齐聚一堂。

    知府宁永忠是隆庆二年的三甲进士,只是他考取功名之时已经四十多岁,而今已经到了将近退休的年纪。

    宁永忠早已经得知顺王要造反,此时整个人仿佛恢复了年轻时的活力。

    他先是环视在场的诸多属官,而后语出惊人地道:“奸相林晧然贪赃纳贿、跋扈骄奢,祸乱朝堂已达十余载,搞得地方人怨沸腾、民不聊生……”

    这……

    在场的同知、通判和推官等二十多名官员听到宁永忠这一番论调,却是不由得面面相觑,不少人更是目瞪口呆。

    这跟他们所认知中的林晧然简直判若两人,跟他们所认知的世界更是截然不同,一切都显得那般的荒谬。

    宁永忠却是不理会在场官员的反应,却是继续自顾自说地道:“宁王素有贤名,欲兴兵救帝,乃恩泽于之举!吾等既为朱家家臣,当……”

    “闭嘴!宁永忠,林相爷开创如今的盛世,海外诸国皆以我大明为宗主国,你难道眼瞎了不成?”负责田地管理的通判刘伟打断了宁永忠的话,显得义正辞严地指责道。

    在场的官员听到这一番话,顿时才感到这个世界并没有彻底疯掉,这才是正常人对林晧然该有的评价,亦是他们一直所认知的世界。

    宁永忠却是冷哼一声,显得早有准备地道:“你定是喝了奸相的迷魂汤!既是如此,那么就休怪本府不客气了!来人,将此贼拖出去就地正法!”

    啊?

    在场的官员这才注意到两边有着一帮带刀护卫,而宁永忠无疑是有备而来。

    两个护卫似乎早已经知晓会出现这种情况,当即上前抓住了刘伟。虽然刘伟极力反抗,但终究是一个读书人,却是被两个高大的护卫拖了出去。

    刘伟知道自己必死,但还是愤怒地道:“宁永忠,你今杀我,他日朝廷定依法惩治于你,你乃叛国贼子!”

    “就在门口,将他即刻斩了!”宁永忠的脸色顿时一阵铁青,便是狠狠地命令道。

    跟时下的官场生态不同,他是隆庆二年的进士,早年出任知县便手握生死大权,而他十分享受那种至高无上权力的滋味。

    只是林晧然推动法治建设后,地方官府对百姓的生杀大权被法院夺走,而他不仅丧失了一条财路,更是无法再体会那种快感。

    但如今,一切似乎将要恢复原样。现在仅需他一言,便可以将在场的任何人处决,更是能够痛快地看到血溅当场的场景。

    刘伟被按在门前,却是继续慷慨陈词地道:“大明非一家一姓的天下,而是天下万民的天下!今我虽死,但你要跟反贼倒行逆施,民意不可违,林相爷定让你给我陪葬!”

    在场的官员都感受到了宁永忠身上的那股戾气,但看着两边的带刀护卫,却是不由得暗暗咽起了吐沫。

    哪怕他们十分不愿意,但看现在的势头,他们将会被宁永忠裹挟着一起造反,一起打破这个华夏最鼎盛的时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