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李佑的大唐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七百六八章 江阴八十一天(第1/1页)

首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目录


搜索,用户注册与阅读记录,书架等功能重新开放

百度搜索新暖才文学网,即可找到我们,网址为拼音缩写https://www.xncwxw3.com
(前面加https,http可能无法访问),
即将改版,更多精彩小说请点击"首页-分类-其他小说"

书架功能已恢复,可注册登录账号

    李佑提出了公车接送考试学子,并且付诸了行动,其实这个公车接送学子的方法,早在汉武帝的时候,就已经有了。

    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汉武帝“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正式确立察举制度;这一年,汉武帝用车马接送被各地举荐的读书人到京城接受皇帝的考试,以示礼遇,称为公车,这一次察举是汉武帝得到了董仲舒\桑弘羊等对后来历史常识中大影响的大臣.

    察举制度后来发展成为科举制,到隋朝成形.各朝政府同样用车马接送被徵举的读书人,以示礼遇,后来人们就用「公车」作为举人入京应试的代称。

    但是后来废除了,那是因为承受不了其中的银钱。

    李世民时期的一斗米大约是在3-4钱,而一斗米约等于现在的12斤,换算下来一钱至少能买3斤米。

    除了铜钱外,古代还经常会提到银子,而一两银子则是一千文铜钱,或者也叫作一贯钱,按照现在购买力来看,一两银子折合200元左右。

    因为生产力有限的原因,唐朝最贵的交通出行方式就是马车,虽然马车速度不如直接直接骑马,但是舒适度却要好些,唐朝时期标准的马车速度是每天可以行进35公里远。

    不算条件好的可以自备马车的,当时的市场价大概是每50公里要100文铜钱,35公里则是70文,当然这也要排除那些行李特别多的,需要额外加钱的情况。

    历朝历代中,都是进士科最为主要,但是进士不同于乡试和会试,只在考生所在地方考试,而是要经过中央政府的殿试作为选拔标准。

    古代时期,江南地区历来就是科举考试的大户,这里以南京举例,从南京到唐代都城长安也就是现在的西安,这一段距离以如今的高速公路作为衡量标准大约有1100公里。

    排除天气原因或是其它因素影响,假设马车始终按照35公里的匀速行驶,从南京到西安要走上31天,共计要2200文钱。

    如果不想加大成本,沿途更换马匹,还需要再给马和人留下休息时间,虽然是休息时间,但是马车夫也是要算钱的,毕竟自己不可能在休息一天出去干私活。

    这么一算,31天肯定是不够了,算上增加的天数,再加上沿途食宿费用,至少也得有四两银子才行。

    以唐朝物价计算,这四两银子几乎就是现在的一万块钱,这个价钱即使放到现在,都可谓是一笔“天价”了。

    而唐朝刚刚有些起色,所以这个公车,唐朝是负担不起的。

    朝廷负担不起,寒门学子就更负担不起了,所以影视剧中,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个场景,那就是古代考生们进京赶考时经常都会背着一个遮阳挡雨的背筐,一路顺着京城走去,而这个场景还真的是存在过的。

    但是你走的话,距离京城较近还好,如果是跨省的距离,那就太远了,我们一般人行走一公里大概需要15分钟左右,换算为唐代的标准马车速度,人要是也走35公里,即使一刻也不停歇还得始终匀速情况下,也得要走九个小时。

    同时还要考虑到古代路况还有并不存在高速的说法,从南京出发赴京赶考的考生,可能得要提前将近半年出发。

    那也太久了!

    所以李佑为了让寒门学子可以有个好的环境,直接贴钱搞起了公车接送。

    ...........................

    第二天的一大早,那位年纪大的书生就带着大约三四十名的书生来到了县衙,这些书生们一起报名,而只要你报了名就可以得到十贯银钱,两块香皂...!

    看着自己手中的十贯银钱和两块香皂,很多寒门学子都露出了激动的神色,年纪大的书生叫赵愔,当赵愔将自己领来的银钱和香皂交到了自己妻子的手中。

    赵愔的妻子哭了起来,因为这是赵愔妻子一直付出一直付出,第一次看到赵愔往自己的家中拿回了钱,这些钱可以拿到更是因为他的读书人身份,多多少少,有点为自己读书人的身份证明的感觉。

    而这也让很多的读书人,特别是寒门的读书人感觉到了朝廷对他们的尊重。

    而江阴县是李佑第一个让虎贲卫的公车到达的地方,因为这里有着李佑别样的情绪,在未来的某一年,也许李佑再努力也无法给阻止那次的浩劫。

    那个浩劫名叫江阴八十一日!

    1645年夏江阴人民为抵制剃发令,在江阴典史:阎应元、陈明遇、冯厚敦等人领导下进行的斗争。因为前后长达81天之久,故被称为“江阴八十一日”。

    此役,10万江阴百姓面对24万清军铁骑,两百多门红衣大炮,血战孤城,抗清81日,击毙清军7万5千余人,亲王3名,大将军18名,最后城破,屠城,无一人降,城内死者九万七千余人,城外死者七万五千余人。

    阎应元、陈明遇、冯厚敦被后世称为“江阴抗清三公”。

    后世传纪对江阴的评价:“有明之季,士林无羞恶之心。居高官、享重名者,以蒙面乞降为得意;而封疆大帅,无不反戈内向。独阎、陈二典史乃于一城见义。

    向使守京口如是,则江南不至拱手献人矣。”

    此言甚当,沧江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在各地望风披靡之时,阎应元以微末下吏凭借江阴百姓的支持,面对强敌,临危不惧,坚持了近三个月,击杀清寇数万人,重挫了清军锐气,钳制了清寇主力南下,推动了各地的抗清斗争。

    在城破以后,仍拼死巷战,“竟无一人降者”。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在华夏反侵略史上留下光彩夺目的一页。有章服之美称之华,有礼仪之大谓之夏。誓不与鞑子同流合污。

    李佑佩服江阴,所以李佑给江阴学子最大的礼遇,李佑派遣自己身边最精锐的如归连护送江阴学子的车队,离开那天,江阴县城近四万人全城相送。

    江阴八十一位寒门学子,在江阴城门处磕头拜谢家乡父老的相送,并齐齐发誓,定要高中而归,为大唐,为陛下,为百姓,谋万世之福祉。

    夕阳余下,车队开行,长鞭开道,李佑尽了自己最大的力气礼遇江阴学子,也缅怀了那江阴八十一天!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