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逆流启明(大明世祖)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十章中空的六部(第1/1页)

首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目录


搜索,用户注册与阅读记录,书架等功能重新开放

百度搜索新暖才文学网,即可找到我们,网址为拼音缩写https://www.xncwxw3.com
(前面加https,http可能无法访问),
即将改版,更多精彩小说请点击"首页-分类-其他小说"

新暖才文学网网址找回安卓APP,防止网址丢失!

    几人错愕间,殿中的气氛略显凝重。

    毋庸置疑,几位宰辅们并不想和皇权为敌,也同样对于权力抱有渴望。

    实际上,除了首辅以外,其他的内阁成员都想首辅的权力被削,但除了内阁首辅主动让权,不然别作他想。

    比如,严嵩之后担任首辅的徐阶,为了避免专权的名声,主动让次辅一同署名,从而赢得了大量的赞誉。

    而皇帝呢?嘉靖、万历的懒政,只要首辅听话,权力再独断也没事,反正无法危及皇权。

    赵舒倒是面色平静,似乎对于权力的丧失并不在意。

    但患得患失间的纠结,何人又知晓?在内阁诞生的一刻开始,就无法与皇权抗衡。

    “内阁之中,其为首辅、次辅、群辅,虽无明文,但实属惯例。”

    良久,朱谊汐见几位微表情明显,心中一笑,这才开口道:

    “不如这般,但凡涉及到户部、工之事,由首辅主拟,次辅副署,而次辅者,则主拟礼部,首辅副署之。”

    “吏部者,内阁共署之。”

    “兵、刑,群辅共署之,再添首辅辅署。”

    说白了,就是涉及关于六部的话语权问题。

    首辅话语权在于户部和工部,一个是收钱大户和花钱大户。

    次辅的话,则话语权在于礼部,因为涉及到祭祀和科举,也算是清贵,虽然无法与首辅比拟,但也略为抗衡。

    但同样,首辅、次辅都副署对方负责的部门,从而导致一件事至少有两个意见,不至于大权独揽。

    而其余群辅,则共同署理其余的各部,但首辅也会副署,塑造首辅之权。

    吏部涉及人事权,所以内阁成员都具有发言权。

    这样一来,首辅从什么都会涉及,削减至专门负责户部、工部,权力大减。

    次辅权力明显上升,而群辅同样如此,终于有发言权了,尤其是在人事权上,具有同等的发言权。

    赵舒几人面色一楞,旋即深思起来。

    张慎言虽然低着头,但皇帝依旧看出他眉眼略带笑意;而年轻的阎崇信,则抑制不住喜悦,嘴角翘起。

    而首辅赵舒,则微微一笑,露出心悦诚服之色:“陛下圣明——”

    “如此一来,权责分明而无推诿扯皮,内阁井然有序而无专权,大明有如此圣君,天下幸甚,百姓幸甚。”

    张慎言、阎崇信眼眸中露出不可置信,随即立马拱手拜下,同样夸赞附和。

    朱谊汐被拍马屁,心里倒是舒服了许多,摆手道:“除了内阁外,六部、都察院,也需要整饬一番。”

    这下,赵舒那平静的面容也有些不淡定了,他拱手道:“陛下,这怕是太过于激进,百官一时间无法适应……”

    “六部涉及朝廷运转,陛下三思啊!”

    张慎言、阎崇信也不得不拱手劝说道。

    无怪乎他们如此紧张,实在是自三省六部制运转一千多年,已然成型,所有人都熟悉了,贸然改变容易出事。

    而六部,又不等同于内阁,做个形象的比喻,那六部就是国企正式工,而内阁是合同工,所以内阁随便被皇帝揉捏也无妨。

    因为内阁不再朝廷的序列中,没有真切的编制。

    “勿忧,某心胸以有规划,你们不妨听一听。”

    皇帝胸有成竹,全盘说出了自己的计划。

    原来,在深入的了解内阁权力之后,朱谊汐又去往六部,了解其权力构成。

    谁知,他大吃一惊。

    原本在他以为,此时的六部,与后世中央各部等同,谁知,却大为不同。

    因为六部看上去庞大,却属于中空建筑。

    换句话来说,就是官少吏多,干事的多是吏员。

    比如吏部,其是六部之首,长官为吏部尚書(一称大宰,冢宰),副手称侍郎。

    下设四司:明清爲文選清吏司、验封司、稽勋司和考功司。

    司的长官为郎中,副长官为员外郎,其属官有主事,令史,书令史等。

    比如,吏部尚书是正二品,侍郎是正三品,郎中是正五品,员外郎是从五品,主事是正六品。

    满打满算,不超过二十人,其余的都是胥吏,即笔帖式、文书等。

    而且,像是郎中、侍郎之间,一个三品,一个五品,相隔两品四阶,相当于从厅级直接跃升部级。

    按照常理来说,他们基本上升迁无望。

    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如果你有关系,就可以从中央飞速地跃迁。

    例如张居正,他就从来没有下放过地方。

    嘉靖二十六年中进士,在翰林院待了十几年,然后去了国子监担任司业(從四品),再之后担任裕王朱载垕的侍讲。

    等到嘉靖皇帝去世,徐阶直接提拔他为礼部右侍郎。

    再之后就是吏部左侍郎入阁了。

    像张居正这样,只要在中央里熬个二十年,再加上关系,就可以去六部任职,去内阁也有机会。

    “宰辅必起于州郡,猛将必发于卒伍——”

    朱谊汐拿这句话结语,气恼地说说道:“中枢只有上下之官,而无有中间层,如此一来必会让许多人热衷于中央而怯于地方。”

    “从知县,再到布政使,这要爬多少层?多少年?哪有中央待着舒服?”

    “只要找到关系,肯熬资历,必然会升官,这是什么道理?一考定终身?”

    皇帝的话令人窒息,但却道出了实情。

    只要成了庶吉士,进了翰林院,进入六部只是等闲。

    “必须要做出改变了。”

    说着朱谊汐直接改制:“六部中,如侍郎至郎中之间的两品四阶,必须填补。”

    “有三品,就要有从三品,从九品至三品,十四阶,必须给我一一列出,按序升迁,绝不可跃迁而去。”

    “不是想待在中央吗?那就给我一品一阶的爬,熬资历,别想这美事。”

    说着,皇帝越发地愤慨起来。

    这封建社会哪有公平?就连科举、官职,处处透着不公平二字。

    三人目瞪口呆,着实难以置信。

    话说到这,朱谊汐继续放出大招:“自今日起,翰林院散馆由三年改成两年,而且翰林院之官职,如侍讲、侍读等,任期不得超过半载。”

    “超过两任,必须去往地方任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