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从霍元甲开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十章 首尾始末(4200大章)(第1/2页)

首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目录


搜索,用户注册与阅读记录,书架等功能重新开放

百度搜索新暖才文学网,即可找到我们,网址为拼音缩写https://www.xncwxw3.com
(前面加https,http可能无法访问),
即将改版,更多精彩小说请点击"首页-分类-其他小说"

新暖才文学网网址找回安卓APP,防止网址丢失!

    “我准备造反,张总督你一起吗?”

    余恪话音未落,门口走进来一人:“张大人,你我同僚两年,可不要让我难做啊。”

    “刘永福?……余恪,你竟然早就准备造反?”张之洞满脸难以置信。

    余恪淡淡道:

    “张总督,话不要说得这么难听,汉人造鞑子的反,难道不是天经地义吗?”

    “嘉定三屠、扬州十日,您从没听说过吗?”

    “这满清朝廷哪里值得您效忠?”

    张之洞质问道:“你就不怕弄得民不聊生、神州陆沉吗?”

    余恪语气激昂,反问道:

    “我不造反,百姓就聊生了吗?”

    “我不造反,慈禧、李中堂就会励精图治,停止争权内斗?”

    “我不造反,法国人、英国人、俄国人、东瀛人,就不侵略神州了?”

    “张大人,都到这个地步了你还不明白?从古至今,哪一次变革不伴随流血和牺牲?”

    “大清都烂到根子里了。即便孔圣在世,也救不了大清!”

    余恪负手而立,看向屋外阴沉的天空:

    “清廷的气数已经尽了,而西洋各个强国以及东瀛,都比我们更早经历了政体改革和工业革命!”

    “海对岸的弹丸小国东瀛,同治七年时才开始工业改革,至今不过二十年。国力就翻了十倍不止。”

    “同治十一年时,就已不将我华夏放在眼里,吞并了我华夏属国琉球。”

    余恪冷笑道:“而朝廷中那群碌碌囊虫,只顾党同伐异,不理国事。这一点上洋务派也强不了多少!”

    “内阁那些身居高位的老夫子更是目光短浅,抱残守旧,以为靠一本《论语》便可治国安邦,屡屡阻碍洋务运动!有这些人拖后腿,大清何愁不玩完?”

    “即便我不造反,这大清朝又能存续几年?”

    “二十年?三十年?”

    “鸦片战争到今日已有近四十年,这四十年满清朝廷签订了多少丧权辱国的条款?”

    “难道要等到清廷将我华夏所有国土都送出去,再跟它一起陪葬吗?”

    余恪回想起三十年后,慈禧独掌朝权。

    义和团以“扶清灭洋”的理由打进京,慈禧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势,不让权给光绪帝,又害怕洋人扶持皇帝,于是默认支持义和团的行动。

    而这正给了八国联军进京剿匪的借口,而慈禧居然直接跟八国宣战!

    后来八国联军势如破竹,轻松镇压了义和团。慈禧又赶快求和,以签订《辛丑条约》,并说出了那句著名的卖国名言: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

    余恪穿越到这个世界以后,最想杀的人非慈禧莫属了。

    本来他还想着等自己踏入炼髓境界后,有了天下无双之武力时。

    直接去北平刺杀慈禧,再顺手把李鸿章、光绪帝等一块儿弄死。

    不过后来就打消了这个想法。

    要是慈禧现在就死在他手里,恐怕整个华夏就彻底乱了。

    到时候军阀割据、战乱不休的场面将会提前来临,西方诸国也会趁机来分一杯羹。

    余恪现在手里已经掌握了一支五千人的新军。

    虽然新军名义上是张之洞,而余恪只是新军的参谋,但对新军把控最深的人却是余恪。

    新军成立至今,大大小小所有军务都是余恪在处理。

    甚至连行军打仗,排兵布阵他都参了一手。

    新军的四个团长,都是他一手扶持起来,对他言听计从!

    张之洞面色阴晴不定,望向余恪不知该说什么。

    余恪语气稍缓:“张伯伯,跟我一起推翻清廷吧!有您帮助,大事必成!”

    张之洞问道:“你想做皇帝?”

    余恪有些惊讶张之洞会这么问,摇了摇头:

    “不,我不想当皇帝。”

    “那你造反做什么?”

    “张伯伯,你知道卡尔·马克思吗?”

    余恪不知从哪里拿出一本德语著作和它的译本。

    译本封面上写着五个熠熠生辉的汉字。

    ………………

    时间回到一年多前。

    余恪被任命为新军参谋后,最开始忙得脚不着地,睡觉的时间都不够。

    但渐渐地积累了一些经验后,他处理起军务来越发熟练,耗费的时间和精力也大大缩减。

    一个多月后,甚至每天都能抽出时间来练武。

    于是余恪抽出时间,将妻子接到了身边。

    像余恪这样,新婚不到十天就把妻子晾在一旁离家几个月的人,天底下恐怕找不出第二个。

    张书苑自然也满腹怨气,余恪走马上任新军参谋没半个月。

    张书苑就派人送信到广州来问,是不是天天在外面拈花惹草,不要他这个妻子了?

    余恪收到妻子的家书后,连续七八天,每天写一封两三千字的信函送回佛山。

    信中一边抱怨自己有多累,一边穷尽脑海中的土味儿情话,才好不容易将娇妻安抚下来。

    张书苑带着贴身丫鬟来到广州。

    见到余恪之前,本不打算给他什么好脸色看。

    但当看到余恪劳累了几个月,瘦了一圈的面容后却忍不住泪流满面,直接扑到了他的怀里。

    小别胜新婚。

    两人回到余恪的住所,一处离总督府不远的二进小院,在卧房里缠绵了大半天。

    这次张书苑主动的很,让余恪又解锁了几个姿势。

    直到手下来到家门外请他回去主持公务,余恪才以大毅力脱离了温软的床笫的,告别妻子。

    接下来的两个多月里,余恪每日三点一线:

    早上去新军校场和黄飞鸿一起操练新军,处理军务,抽空修炼武艺;

    中午去总督府向张之洞汇报工作,帮忙参谋一些军事方案,提出一些建议;

    晚上八九点时回到家里,一般这时候张书苑已经煮好了饭菜,等他回来一起吃。

    余恪不想妻子累着,于是让人雇了两个洗衣做饭的婆子、两三个丫鬟,来家里伺候着。

    但张书苑还是坚持每晚亲自下厨,等他回来一起吃。

    又过了半个多月,新军终于训练完毕,有了一些战斗力。

    三个团,总计四千余人的新军,被派往位于中越边境的战场。

    张之洞同样没打过仗,而且对待法军的策略是‘拖’。

    四千新军赶赴战场后,没有修筑防御工事,而是采取游击的策略,不停地骚扰法军。

    但由于枪械装备差距悬殊,新军一开始吃了不少亏,有了些经验后,才抵住了法军的攻势。

    余恪亲自指挥了几场战斗,取得了些许小小胜果。

    他甚至亲赴前线,带领着两百二十名精锐新军布置陷阱。

    等一队一百多人的法军中队落入了包围圈,立刻开枪便打。

    由于对方的枪械更先进,使用的都是带有弹夹的击发枪,换弹速度快,射程远,精度高。

    新军这边用的老旧燧发枪,开一枪后,要用十多秒重新装填火药和子弹,平均打一枪要用十几秒钟。

    威力小,射程短,精度低,三十米开外就很难打中人。

    而法军使用格哈M1874步枪则要先进得多,采用的是纸包定装子弹,也就是黄铜子弹的前身,区别已经不大。

    虽然也是打一枪就要重新换弹,但却比清军快捷的多,三四秒就够了。

    所以,即便法军陷入了包围圈,却也没吃太大亏,只折损了十几人。

    并且很快就反应过来,要从包围圈薄弱处突围出去。

    余恪无奈,不过对于这种情况他也早有预料。

    只见他身披百斤钢铸重甲、手持一米五长的虎头闸刀,带头向着法军冲锋。

    余恪一米九几的身高,看起来像个小巨人似的,力气又大,一步跨出就是五六米距离。

    五六秒的时间就已经冲到法军面前,而这期间法军只来得及一次齐射。

    作为炼脏武师,余恪的感知力远超常人,很轻松地躲过了射向脑门的子弹。

    至于射向铠甲上的子弹也懒得躲,反正打不穿。

    飞奔至一个法国士兵面前,余恪随手一刀就将对方拦腰斩断。

    随后,只见余恪整个人像是化作成了一团血色旋风,在二十几名法军中左闪右突。

    不到半分钟,就杀光了身边所有的法国士兵,血流成河。

    余恪甩了甩虎头大刀上的血液,冷冷的望向剩余的法军。

    余恪手下的新军士兵看呆了。都忘记了开火。

    对面的法国士兵也直接吓尿了,哇啦啦的崩溃喊叫。

    甚至都不敢再朝他开火,直接丢掉了手里的步枪,跪地投降。

    余恪犹豫了一会儿,索性将剩下的五十多个法国士兵都剁了,一个也没留着。

    俘虏?为什么要俘虏?

    俘虏了这二十多个法国士兵,说不定法国一威胁,朝廷就会下令释放回去,甚至交出余恪这个罪魁祸首。

    虽然这种可能性不大,但余恪并不想拿自己的性命,去赌李鸿章和慈禧的底线。

    这一战后没多久,余恪大名响彻在两军之间。

    毕竟自中法两国交战以来,法国还从未吃过这么大的亏。

    以往的战斗中,法军一直凭借着装备上的优势,压着越南和大清打。

    虽然法军也有损失,但清军越军的伤亡至少是法军的十倍甚至几十倍。

    余恪歼灭了一个法军中队后,法军自然无比暴怒,攻势猛增,给新军造成不小的损失。

    张之洞知道余恪干了这么一件事后,有些无奈,同时也十分担心余恪的安全问题。

    这小子是他的侄女婿啊,如果死在了战场上他怎么跟表弟张晟交代?

    张之洞于是勒令余恪回到广州,继续招募编练新军,并帮他处理新建成的枪弹厂一应事务。

    尽早让枪弹厂能够生产出合格的枪械和丹药,并建立起一条生产线来。

    余恪回到广州后,又回到了三点一线的生活:新军校场→枪弹厂→家。

    张之洞这个总督都不在,余恪自然不用再去总督府,需要处理的事务少了很多,所以空闲时间也多了起来。

    枪弹厂的事务很不好处理。

    虽然余恪有着超越这个时代的枪械知识,但那只是在使用方面,要让他凭空造出一款现代枪械来,根本不可能。

    光是造出击发式步枪,就够为难他了。

    枪弹厂已经招募到了二十几位铁匠、七八位木匠。

    余恪把之前画的击发式步枪的图纸拿出来,给这些铁匠木匠师傅讲解了一番。

    铁匠师傅们需要锻造各种枪械零件,枪管、弹夹、撞针之类的。

    木匠师傅则仅仅只需要制造出枪托、枪杆主体,以及用纸浆做出子弹的外壳。

    余恪把自己的要求说了一遍。

    铁匠们纷纷表示问题不大,木匠们也表示轻轻松松。

    第二天,余恪看到他们锻造出来的东西,却大失所望。

    铁匠锻造出的各种铁质零件精度不够,很难严丝合缝,达不到要求。

    至于木匠师傅倒给了余恪一个惊喜,制作的枪托比他想象的要好,只是还没有刷上木漆,很容易磨损或受潮。

    但子弹外壳,木匠师傅们却做得不够精细,有大的有小的。

    越小的东西果然越难造。

    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

    虽然制造枪械困难重重,但余恪并不着急,慢慢来就是。

    三个月后,余恪解决了子弹外壳的问题。

    五个月后,子弹生产线建立完成,第一批大小相同的纸壳子弹产出。

    九个月后,余恪才终于制造出了一把合格的击发式步枪。

    这款由他亲手设计和制造的击发式步枪,被命名为定国号。

    有效射程五十米,威力跟法国人的格哈M1874步枪差不多。

    在这个年代,算得上是十分顶尖的枪械了。

    又过了两个月,定国号步枪的生产线初步组建完成。

    此时正是中法签署《中法会订越南条款》的日子,和前世历史中一模一样,只是签署的时间稍有差别。

    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