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崇祯十七年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崇祯十七年】第十章 以计对计(第5/5页)

首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目录


搜索,用户注册与阅读记录,书架等功能重新开放

百度搜索新暖才文学网,即可找到我们,网址为拼音缩写https://www.xncwxw3.com
(前面加https,http可能无法访问),
即将改版,更多精彩小说请点击"首页-分类-其他小说"

新暖才文学网网址找回安卓APP,防止网址丢失!

孙承宗的指挥下,紧张而有序地加固着防御工事。

    他们搬运着石块,加固着城墙,检查着每一处可能的漏洞。在孙承宗的带领下,

    每一个人都充满了信心和勇气,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挑战。

    夜幕降临,通州城内的灯火渐渐亮起,照亮了城墙上的士兵们。他们的身影

    在灯光下显得格外坚定,他们的眼神中闪烁着对胜利的渴望。

    孙承宗在通州的日子充满了紧张与不安,他的思绪如同紧绷的弦,时刻警惕

    着可能出现的危机。每当夜深人静之时,他总会独自一人沉思,考虑着各种可能

    发生的情况。

    " 如果皇太极趁明军现在守备真空的时机,在袁崇焕不察觉的情况下,绕道

    进攻北京呢?" 这个念头在孙承宗的脑海中反复出现,让他无法安睡。他深知,

    如果真有这种情况发生,通州将成为北京最后的屏障,他必须坚守到底,哪怕是

    一兵一卒,也要尽忠报国、在所不惜。

    在提心吊胆中,时间一天天过去,而女真军的消息却如同石沉大海,没有任

    何音讯。孙承宗在通州坐立不安,心中的焦虑与日俱增。每当他站在城墙上眺望

    远方,心中总会涌起各种不祥的预感:" 难道是皇太极攻陷了蓟州了吗?难道袁

    崇焕输了吗?"

    这样的想法如同阴影一般,笼罩在孙承宗的心头,直到十一月十四日,情况

    终于有了转变。这一天,孙承宗终于接到了袁崇焕的飞鸽传书,得知女真军已经

    在四天前潜行绕道蓟州。

    孙承宗急忙打开字条,飞鸽传书上的字迹虽然潦草,但每一个字都如同重锤

    击打在他的心上。" 这下非同小可。" 他心中暗自思忖,随即立刻行动起来。

    他一方面立刻要求袁崇焕带兵回援通州,并上疏朝廷,请求更多的支援;另

    一方面,他马上召见了保定巡抚解经传、御史方大任、总兵杨国栋,告诉他们后

    金兵的动向,要求他们立刻行动起来,加强城防,以防不测。

    在孙承宗的召集下,通州城内的官员和将领迅速行动起来。他们的表情严肃,

    动作迅速,每一个人都知道形势的严峻。城墙上,士兵们加紧巡逻,检查每一个

    角落;城门口,守卫们严格盘查,确保没有任何可疑之人能够混入城内。

    孙承宗亲自登上城墙,巡视每一个关键的防御点。他的目光锐利,审视着每

    一个细节,确保没有任何疏忽。他的身影在城墙上显得格外坚定,给所有士兵和

    百姓带来了信心和力量。

    在孙承宗的带领下,通州城的每一个人都投入到了紧张的防御准备中。

    河西务。

    这个战火纷飞中的宁静之地,却因袁崇焕的军事洞察而变得紧张起来。袁崇

    焕,这位经验丰富的将领,通过情报探知皇太极并未攻打通州,而是选择了另一

    条道路,这让他深信不疑,皇太极的目标已经转向了西北方向的顺义,乃至顺义

    南面的北京城。

    在袁崇焕的军帐中,灯火摇曳,映射出他沉思的面容。他知道,皇太极的改

    道不仅是战略上的调整,更是对时间的精打细算。皇太极不想在通州耗费宝贵的

    时间,一旦被拖住,后果将不堪设想。袁崇焕的眼中闪过一丝坚定,他明白,自

    己所部在通州东南,皇太极若要绕过他们,必定会选择北上。

    袁崇焕的心中有着自己的战略考量。他不想在通州与后女真军展开野战,因

    为在开阔地带,明军很可能处于不利地位。他更倾向于利用城防坚固的优势,像

    在辽东那样,坚守城池,与敌军进行决战。这样的战术,既能发挥明军的长处,

    又能最大限度地消耗敌军的力量。

    在袁崇焕的指挥下,开始调动兵力,准备应对可能的变故。

    十六日的清晨,河西务渡口旁,袁崇焕的军队在此扎营。营地中,士兵们忙

    碌着,准备着新的一天的行军和防御。然而,在这片紧张而有序的氛围中,一件

    小事打破了平静——一名士兵擅自取走了民家的饼。袁崇焕得知后,立即下令将

    该士兵斩杀示众,以严明军纪,确保军队的纪律和对民众的尊重。

    在袁崇焕与辽军将领的会议中,意见分歧。一些将领认为运河渡口物资丰富,

    可以供应大军,建议先在通州集结队伍,再根据情况决定行动。但袁崇焕有着更

    深的考虑,他指出,如果女真军绕路逼近都城,北京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民心动荡,

    这种动荡难以预料,唯有辽军先到达城下,背靠都城,稳定各方,才能控制局面。

    经过讨论,最终各将领被袁崇焕的深谋远虑所说服,决定前往京师。

    在辽军斥候前方探路时,遭遇了一群明军逃兵抢劫乡村。辽军侦察兵要求逃

    兵停止暴行,但逃兵不仅不听,反而拿起兵器攻击,导致五名斥候兵受伤。一名

    斥候兵迅速返回报告给袁崇焕,袁崇焕立即下令派兵追捕逃兵,最终成功擒获六

    人。

    十七日夜晚,袁崇焕率军已经抵达北京城左安门下,选择在城外的韦公寺庙

    扎营。他严令士兵不准骚扰民间,不得破坏民间财物,确保了军队的纪律和对京

    城百姓的尊重。在韦公寺庙前,袁崇焕亲自审判并斩杀了六名逃兵,以儆效尤。

    当时,袁崇焕的队伍属于急行军,第一批到达的只有九千关宁骑兵,步兵队

    伍则需要分批次前进,随地扎营休整,最终抵达都城汇合袁崇焕。由于长时间的

    急行军,士兵和战马都非常疲惫,袁崇焕请求入城休息,但崇祯皇帝出于对京城

    安全的考虑,拒绝了辽军入城的请求。

    十九日,辽军斥候发现了重要情报——女真军已经抵达城外郊野的高密店。

    这一发现让袁崇焕和辽军将领们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他们知道,接下来的战

    斗将是一场关乎京城安危的决战。袁崇焕立即召集将领,商讨对策,准备迎接即

    将到来的挑战。

    在高密店的郊野上,女真军的旗帜在风中猎猎作响,战马嘶鸣,士兵们摩拳

    擦掌,准备着攻城的最后准备。而在北京城内,崇祯皇帝和朝臣们也在紧张地商

    议着对策,京城的百姓们则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关注着战事的发展。整个京城,

    都被即将到来的大战所笼罩。

    崇祯帝的谕旨如同一道道紧急的号角,传遍了京城内外。他命令袁崇焕调度

    各镇援兵,相机进止,以应对日益逼近的女真人。在这场关乎京城安危的战斗中,

    崇祯帝的决策显得尤为重要。

    京城内,气氛紧张而严肃。除了袁崇焕驻守蓟州外,昌平总兵尤世威、大同

    总兵满桂、宣府总兵侯世禄等将领也纷纷响应勤王的号召,带领各自的部队前来

    支援。他们的到来,为京城的防御增添了一份力量。

    为了加强北京城防,崇祯帝下令在京的官员、皇亲国戚、功臣宿将,都要带

    着自己的家丁到城墙上巡逻和守卫。这一举措,不仅调动了京城内部的力量,也

    显示了皇帝对保卫京城的决心。同时,太监们也被动员起来,参与到守城的行列

    中,他们的身影出现在城墙上,与士兵们一同肩负起保卫京城的重任。

    明大同总兵满桂、宣府总兵侯世禄在顺义战败后,没有气馁,而是率领残部

    退到了北京城北的德胜门外扎营。他们的部队虽然经历了战败,但士气并未完全

    丧失,他们在德胜门外重新整顿,准备迎接接下来的战斗。

    十一月二十日,是一个令人难忘的日子。这一天,女真军终于兵临北京城下,

    他们的出现,让整个京城的气氛变得更加紧张。女真军的旗帜在远处飘扬,战马

    嘶鸣,士兵们的目光坚定而冷酷,他们的到来,预示着一场大战即将爆发。

    在城墙上,守城的士兵们严阵以待,他们的目光警惕地注视着城下的女真军。

    在京官员、皇亲国戚、功臣宿将以及太监们也都各就各位,准备履行自己的守城

    职责。每一个人都知道,接下来的战斗将是一场关乎生死、关乎京城命运的战斗。

    崇祯帝在紫禁城中,焦急地等待着前线的消息。他知道,京城的安危,大明

    的江山社稷,全都寄托在这场战斗上。崇祯帝的心中充满了忧虑,但也充满了坚

    定。他相信,只要君臣和百姓们团结一心,就一定能够击退女真人,保卫北京,

    乃至保卫大明朝。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