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崇祯十七年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崇祯十七年】 第五章 繁杂国事,第六章 毛文龙(第3/6页)

首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目录


搜索,用户注册与阅读记录,书架等功能重新开放

百度搜索新暖才文学网,即可找到我们,网址为拼音缩写https://www.xncwxw3.com
(前面加https,http可能无法访问),
即将改版,更多精彩小说请点击"首页-分类-其他小说"

新暖才文学网网址找回安卓APP,防止网址丢失!


    识到,要想彻底平息起义,不仅需要强大的军事力量,更需要深入理解民心,解

    决引发起义的根本问题。

    崇祯帝在紫禁城中得知了这次战斗的结果,他的心中充满了忧虑。他知道,

    陕西的起义军已经成为了大明朝的一大隐患,必须尽快采取有效措施,稳定局势,

    恢复国家的安定。

    崇祯二年,四月二十六日,朝堂上的气氛异常沉重。这一天,马懋才上奏,

    将他家乡延安府的惨状呈现在崇祯帝和群臣面前,每一个字都如同重锤击打在每

    个人的心上。

    马懋才奏称,去年延安府全年无雨,草木枯焦,一场前所未有的大旱灾降临

    在这片土地上。百姓们的生活陷入了绝境,他们开始争抢山间的蓬草为食。当蓬

    草也被采集殆尽,饥民们只得剥树皮为食。随着树皮也被剥光,他们甚至开始掘

    取山中的石块来充饥。这些石块性冷味腥,虽能暂时充饥,但不久便会使人腹胀

    下坠,最终导致死亡。

    饥荒之下,一些百姓选择了相聚成为「盗」,他们宁愿选择反抗而死,也不

    愿坐以待毙。更有甚者,烧人骨为薪,煮人肉以为食。这些食人者不久后也会因

    为燥热而面目赤肿,最终死去。死亡的人数众多,尸体遍布,臭气薰天,安塞县

    城外不得不掘坑以埋葬数以百计的死者,但仍有许多尸体无法及时掩埋。

    马懋才的奏章中,小县的惨状已经如此,大县的情况可想而知。一处如此,

    其他地方的情况也难以乐观。百姓在这种绝望中,不得不相互牵连,走上了成为

    「盗」的道路。而庆阳、延安以北的地区,饥荒的情况更为严重。

    起义虽然遭受了重创,首领王二、王大梁虽先后牺牲,但新的起义者却日益

    增多。四月初八日,起义军七千余人攻打三水,游击高从龙战败身亡,官兵伤亡

    者达二千余人。这一战事再次证明了起义军的顽强和官军的脆弱。

    在紫禁城中,崇祯帝听着马懋才的奏报,面色凝重。他深知,这场灾荒和起

    义的蔓延,已经对大明朝的稳定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崇祯二年,四月的朝堂上,云南道御史毛羽健的一道题本,如同一颗石子投

    入平静的湖面,激起了层层涟漪。毛羽健在题本中直指袁崇焕的" 五年复辽" 计

    划,怀疑这不过是袁崇焕在崇祯帝的追问下,仓促间给出的答复。他认为,这一

    计划缺乏深思熟虑,可能只是一时的安慰之言。

    毛羽健在题本中提出了五点质疑,包括方略、兵制、粮运、局势和善后,要

    求袁崇焕对这些关键问题给出明确的答复。他的质疑直截了当,不留情面,显示

    出他对国家安危的深切关切和对袁崇焕计划的严肃审视。

    毛羽健质疑袁崇焕的复辽方略是否切实可行,是否有详细的战略规划。他询

    问袁崇焕对兵制的改革有何打算,如何确保军队的战斗力。对于粮草的运输和供

    应,毛羽健要求知道袁崇焕如何解决远征军的后勤问题。他关心当前辽东的局势,

    以及袁崇焕对敌我双方实力的评估。毛羽健还问及战后的安排,如何稳定边疆,

    恢复生产,安置流民等。

    袁崇焕接到兵部转发的毛羽健题本后,没有回避,而是在五月初六日逐条进

    行了详细的回答。他的答复既有战略层面的宏观规划,也有具体执行的细节考量,

    显示出他对复辽计划的深思熟虑和坚定决心。

    袁崇焕阐述了自己的战略思路,包括筑城、练兵、明法度等,强调每一步都

    是经过精心考虑的。他提出了改革兵制的方案,包括选拔精兵、加强训练、改善

    待遇等,以提高军队的战斗力。对于粮草问题,袁崇焕提出了一系列措施,如改

    善运输线路、储备粮食、就地屯田等,确保军队供给。他详细分析了辽东的局势,

    对敌我双方的实力进行了客观评估,并提出了应对策略。袁崇焕也考虑到了战后

    的问题,包括恢复生产、安置流民、稳定边疆等,显示出他的远见和责任感。

    在答复的最后,袁崇焕再次向崇祯帝保证,他决不是" 空言恢复" ,而是有

    着明确计划和坚定决心的。他承诺,自己将全力以赴,不辜负皇上的信任和期望,

    誓要实现复辽的大业。

    崇祯帝在接到袁崇焕的答复后,对袁崇焕的认真态度和详细规划表示满意。

    他认识到,复辽非一日之功,需要时间和耐心,更需要像袁崇焕这样有才能、有

    决心的将领。崇祯帝对袁崇焕表示了支持,鼓励他按照计划行事,同时要求朝中

    其他官员给予配合和支持。

    这次质疑和答复,不仅是对袁崇焕个人能力的一次考验,也是对大明朝复辽

    计划的一次审视。它体现了朝中官员对国家大事的关心和对政策执行的关注,也

    展现了崇祯帝和袁崇焕对国家未来的坚定信念和不懈努力。

    崇祯二年,五月。天空中上演了一场天文奇观——日食。然而,由于当时使

    用的旧历法在推算日食时间上出现了误差,导致预测失准。这一失误让崇祯帝感

    到不满,他考虑要追究钦天监台官的责任。

    在朝堂上,礼部尚书徐光启站了出来,他上言崇祯帝,指出台官们使用的历

    法是基于古代天文学家郭守敬的方法,而在元代,这种方法也曾出现过日食当食

    不食的情况。徐光启认为,这并不是台官的过错,而是历法本身需要改进。他建

    议崇祯帝应该及时修订历法,并提出参用西方的天文学方法。

    徐光启的建议得到了崇祯帝的认同。崇祯帝意识到,为了提高历法的准确性,

    需要吸收和融合西方的天文学成果。于是,他下诏让外国传教士龙华民等人参与

    编修新的历法,而徐光启则被任命为监督,负责整个修订工作的进行。

    这一决策标志着西方天文学方法开始在大明朝得到应用。龙华民等人带来了

    当时较为先进的西方天文学知识和技术,与明朝传统天文学相结合,开始了新历

    法的编修工作。

    徐光启作为监督,不仅要确保新历法的科学性和准确性,还要协调明朝和西

    方天文学家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他本人也是一位博学的科学家,对天文、数学、

    农业等领域都有深入的研究。

    编修新历法是一项浩大的工程,涉及到大量的观测、计算和验证工作。在徐

    光启的监督下,明朝和西方天文学家们密切合作,对天文数据进行收集和分析,

    逐步完善新的历法。

    崇祯帝的这一决策,展现了他作为一位君主的远见和开明。他没有因为一次

    预测失误而简单地归咎于台官,而是选择了改革和进步,推动了中国天文学的发

    展。

    第六章 毛文龙

    毛文龙站在战船的船头上,海风猎猎,吹拂着他那狂放不羁的长发。他身形

    魁梧,目光如炬,一手抓着一只烤得金黄的烧鸡,大口撕咬着,油脂沿着嘴角流

    下,滴落在他那沾满战尘的战袍上。他的另一只手,却始终紧握着腰间的刀柄,

    仿佛随时准备拔刀迎战。

    他的声音洪亮而充满挑衅,带着一丝不羁和轻蔑:「袁崇焕算什么,骗得崇

    祯当上督师。」他的话语中充满了对袁崇焕的不屑和嘲讽,仿佛在质疑袁崇焕的

    能力和地位。

    「妈的,竟敢骑在老子头上,呸。」他吐了一口唾沫,表情中满是对袁崇焕

    权威的蔑视。他的眼中闪烁着挑战的光芒,似乎在说,任何想要压制他的人都将

    付出代价。

    「先问过我手中的大刀,是否同意。」他紧握刀柄的手轻轻一转,似乎在感

    受着刀刃的寒气和力量。他的话语中透露出强烈的自信和战斗意志,仿佛在宣告,

    他手中的大刀将是他最坚实的盟友。

    「老子在东江,吃香的喝辣的,美女如云任我行,我怎会拜在你,袁崇焕的

    脚下听命行事?」他的话语中透露出他在东江的自在和得意,他享受着那里的权

    力和自由,不愿意屈服于任何人的命令。

    毛文龙的这番话,不仅是对袁崇焕的挑战,也是对自己地位的宣言。他不愿

    意放弃自己在东江的权力和自由,不愿意成为别人手中的棋子。他的飞扬跋扈,

    他的自信和战斗意志,都在这一刻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周围的士兵们静静地听着他的豪言壮语,他们的眼神中既有敬畏也有疑惑。

    他们知道毛文龙的勇猛和果敢,但也意识到与袁崇焕对抗可能带来的风险。然而,

    毛文龙的气势和决心,却也让他们感到了一种难以言喻的鼓舞。

    海浪拍打着船身,战船在波涛中起伏,就像毛文龙此刻的心情,既有着对未

    知的期待,也有着对挑战的无畏。他站在船头,就像一位孤独的战士,面对着即

    将到来的风暴,准备迎接一切可能的挑战。

    在袁崇焕的眼中,毛文龙是一个复杂的角色。作为东江总兵,毛文龙在天启

    年间就已经在朝鲜半岛西北部的皮岛建立了自己的势力,构筑了一条对后金有着

    重要战略意义的海上封锁线。他的军事才能和对后金的牵制作用,让他在朝廷中

    享有崇高的地位,甚至得到了尚方宝剑的荣耀,这代表了皇帝对他极高的信任和

    期望。

    然而,毛文龙的独立性和他在皮岛的自治权,也让明廷感到忧虑。他手握重

    兵,远离中央,朝廷对他的影响力有限,这种「难驭」的特质让一些朝中大臣对

    他心存忌惮。袁崇焕在宁远之战后,更是直接主张让毛文龙移镇到宁远附近,这

    不仅是战略上的考量,也是对毛文龙控制的一种手段。

    袁崇焕的心中充满了纠结。他知道毛文龙的军事才能对于抗击后金至关重要,

    但作为一名忠诚的将领,他也深知维护朝廷的统一和权威同样重要。在宁远的督

    师府内,袁崇焕常常深夜不眠,灯火通明,他的眉头紧锁,思索着如何处理这个

    棘手的问题。

    他知道,要让毛文龙移镇,不仅需要策略,更需要决断。他开始秘密地与其

    他将领和朝中大臣沟通,寻求支持,同时也在准备着应对可能的反弹和毛文龙的

    不满。袁崇焕的心中有着一个清晰的目标:为了大明朝的长治久安,他必须处理

    好与毛文龙的关系,确保辽东的稳定。

    袁崇焕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他强调了统一指挥的重要性,以及将毛文龙的力

    量纳入更有效管理体系的必要性。他的言辞中透露出对毛文龙能力的肯定,但同

    时也不掩饰对毛文龙势力过于独立的担忧。

    随着时间的推移,袁崇焕的主张逐渐得到了一些同僚的支持。但这个过程并

    不轻松,朝中对于如何处理毛文龙的问题意见不一,争论激烈。

    袁崇焕出任蓟辽督师后,他深知自己的责任重大,不仅要统筹整个辽东防线,

    还要确保每一支力量都能在抗击后金的战争中发挥最大作用。毛文龙作为东江总

    兵,虽然在皮岛构筑了一条重要的海上封锁线,但他的独立性却让袁崇焕感到忧

    虑。

    在督师府的书房内,袁崇焕面对着墙上挂着的地图,眉头紧锁。地图上,皮

    岛的位置显得格外突出,它像一颗钉子,牢牢地嵌在女真人的海上通道上。然而,

    袁崇焕的心中却有另一番考量。他知道,毛文龙的独立行动虽然在战术上取得了

    一定的成效,但长远来看,如果不能将毛文龙的力量纳入统一指挥体系,那么整

    个辽东防线的协调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